爱情的道路
总是这么迂回曲折的
我一直认为王家卫是一个没有格局的导演。
他25年的时间,总在讲一个情感错位的故事。《一代宗师》看似格局大了不少,但宫二浓墨重彩的占比,叶问终究没能走出儿女情长的边界。
所以杜琪峰说:王家卫实际上只拍了一部电影,那就是《阿飞正传》。
单从格局论来说,墨镜王输在用「情」解释世界。他的「小我」风格鲜明,且世间少有,所以李安如此嫉妒,昆汀很是着迷,但也正是这个「小我」让他遭受太多矫情的诟病。
壹
再刷《花样年华》,我发现对王家卫的格局有着很大的误解。
这个上海出生的男人,他的光影世界并不只是你侬我侬那么简单。《花样年华》虽是一个小故事,但背后呈现的却是大时代的情感轨迹。
这故事很单薄,单薄到难以支撑90分钟的电影语言表达,所以张叔平几乎把它做成了一部旗袍电影。
张曼玉聘聘婷婷地走来,举手投足间皆是风情,旗袍颜色的转换不仅是人物内心的外显,其紧身的属性更象征了那个时代情感遭到束缚的必然。
且明且暗的巷口忽雨忽晴,老旧的路灯很孤独,氤氲的烟圈写满了落寞,眉来眼去间爱意呼之欲出,音乐乍起时情感压抑而止。
最绝的,还是那两句对白。
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带我一起走?
In the Mood for Love,无出其右。
电影的故事灵感来自于刘以鬯在1975年创作的《对倒》,小说的结构形式灵感借鉴了一正一负的双连邮票,它的主题是四个字:擦身而过。
刘以鬯的作品重在「擦身」,他笔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是燃烧过去的老人,一个是幻想未来的少女。
双线格局之下,两人一生的交点仅仅是在院线以陌生人的身份看了一场电影。
而王家卫对《花样年华》的创作则完美地诠释了既擦身,又错过的「爱」的感觉。
苏丽珍和周慕云从同病相怜的尴尬,到情愫互生的缠绵,再到相忘于江湖的遗憾,这是理性与情感的博弈,是爱情在时代价值观之下的隐忍冲突。
贰
60、70年代,香港经济走向腾飞,在这种内外冲突下,婚姻,情感的矛盾悄然加剧。
花样年华的故事始于背叛,背叛的契机由一个电饭煲带出,这是王家卫用来探讨婚姻问题的引线。
电饭煲是科技时代的象征性代表,它的出现,解放了用来做饭的手,当行为被解放,必然会牵动思想发生转变。
1948年,费穆《小城之春》的女主终日只能买菜绣花;1962年,苏丽珍的身份是某公司的一名秘书,女性正在撑起原本就属于她们的那半边天。
在电影中,苏丽珍和周太太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煮妇,反而是有着独立工作,在新旧思想之间挣扎的特殊群体。
时代的发展,给婚姻以自由,也给婚外情的滋生提供了沃土。
电饭煲的另一个意义,是给这个华丽矫情的故事增添几分烟火气,有烟火,就有真实。王家卫擅长虚无的意境,但故事终归要有真实的根基。
这故事在1962年的香港开始,结束于1966年的柬埔寨。
1966年,戴高乐将军访问柬埔寨,一个被殖民的时代结束了。周慕云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他所代表的,绝不是某个个体。电影开始时「那是一种难堪的相对」与结束时「那些消逝了的岁月」完全摘自《对倒》的原文,刘以鬯写的是时代,王家卫拍的也是时代。
他要映射的,是60年代香港一代人的感情症结。
墨镜王并非没有格局,只是藏的很深。
叁
不管之前有多少个版本,《花样年华》最终呈现的是一个严肃的故事。
它始于背叛,终于遗憾,背后却是一种必然。
作为出轨方的两人自始至终没有在电影中露面,但种种迹象表明,他们并不快乐,因为传统伦理道德会让其产生负罪感;而被出轨的两人显然也很痛苦,他们的价值观在「对与错」之间权衡,并试图在角色扮演中找寻遭遇背叛的原因。
两对夫妻被难堪的情感所裹挟,进而去探讨婚姻问题。
周慕云说:自己一个人,大把时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结了婚就不一样,很多事情,一个人做不了主。
苏丽珍说:我以前都没想到婚姻是这样复杂,如果一个人,自己做的好就够了,可当两个人在一起时,只有自己做得好是不够的。
如果爱情是互相凝视,那婚姻更追求平衡,当激情褪去,两个人需要做的,是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
电影中的苏丽珍是倔强的,她对周慕云说:我们不会像他们那样。但从王家卫给出的线索来看,两个人不论精神还是肉体,显然都走到了一起。
情这个东西,终究是藏不住的。
可为什么不将错就错呢?
大环境上是时代对婚外情的苛刻,苏丽珍的价值观不允许她对传统伦理挑战到底,她是一个自尊的人,房东孙太的提醒,周围人的眼神都让她心惊。
另一方面则是爱情路上的不确定性。
当周慕云说出: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他其实准备了两张船票,走出2046时间彷佛静止,但他没等到要等的人;而苏丽珍急匆匆赶来,说出: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愿不愿意带我一起走时,她其实是去买了自己的船票。
这就是王家卫镜头里的「擦身而过」。
肆
苏丽珍后来去新加坡,她在周的房间留下一个口红印,带走了属于她的绣花拖鞋,电话响三声,他们彼此都没说话。
这是第二次错过。
如果说第一次错过是无奈的巧合,那这次则是苏丽珍的人为。
1995年,东木拍了《廊桥遗梦》,梅姨饰演的弗朗西斯卡婚内遇到真爱,她万般纠结,最终还是选择回归家庭。因为她知道:爱是种难以捉摸的感觉,一旦厮守,反而会消失。
很显然,经过两年沉淀的苏丽珍很明白这一点。或许,失去才是爱情最好的归宿。
因为你可以永远铭记。
在电影的结束,苏丽珍回到和周慕云相遇的地方,重新租下孙太的房屋,周慕云来拜访顾先生,他在苏丽珍的门口停下,因为不知情,所以没敲门。
这就是相忘于江湖的结局。
不过从续集《2046》来看,周慕云一生都没能走出这段情的桎梏。
伍
一个世纪之前,萧伯纳说过一句话:想结婚就结婚,想单身就单身,反正到最后你都会后悔。
看似一句玩笑,却一语中的。
因为人生不可控,所以充斥着各种遗憾,爱情之路总是那么迂回曲折。爱是种感觉,有些人终其一生无法遇到,即便拥有,保鲜又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这不仅仅是婚姻的问题,还是「情」的问题。《花样年华》所刻画的,就是这种「爱」的感觉。
1948年大陆,《小城之春》的婚外恋发乎情,止乎礼;1962年香港,《花样年华》双向出轨,却优雅地擦身而过;而现在,我们对婚姻放任自由,因为第二次也很美......
这就是时代,这就是时代下的情感轨迹。
王家卫的胶片里阿飞在迷失、何志武在迷失、周慕云在迷失,那个年代的香港在迷失……
其实,我们都在情感世界里迷失……
因为这个世界存在两种遗憾,一种叫有情人终成眷属,另一种叫有情人擦身而过。
错过,是我们一生终将面临的命题。
一只麻雀从远处飞来,站在晾衣架上。稍过片刻,另一只麻雀从远处飞来,站在晾衣架上。它看它,它看它。然后两只麻雀同时飞起,一只向东,一只向西。
这就是《对倒》。
这就是《花样年华》。
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