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间觉得奇怪,你看:
路遥的人生在陕北高原度过,莫言家的红高粱种在山东高密,张艺谋在河北拍了这部电影。
北方文学都清一色令人感觉荡气回肠与着迷,一搜索江南文学,似乎只有追溯到古代才不输而今。现当代的南方文学去哪里了?文学取材于现实,莫非当今的南方文学都流俗于市井和歌颂小康了?一道秦岭淮河线,隔住的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差异,莫非还有精神文化的富足?
看这部99年上映的《我的父亲母亲》,我有种找到根的感觉:无论是对乡村教师的高歌,还是扎根黄土地,抑或是淳朴至深的爱情,都让人感受到十足的“根文化”,这也是明明一部结构剧情镜头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电影能令我动容的原因。
影片开头和结尾都是黑白色调,关乎父母亲的回忆则是油彩画一般绚丽。
按照豆友一致看法,因为现实是冰冷的,回忆则充满无尽美好的想往。
故事在孙红雷的旁白声中推进,一切按照既定的事实发生,没有哪一处的剧情需要猜测——我的父亲母亲第一次相遇了,我知道他们一定会互相吸引;我的父亲母亲有过交流了,他们一定是互相喜欢着的;我的父亲因被打为“右派”四年不能与母亲相见,母亲一定会等他的——安排好的故事,看起来却一点也不做作、矫情。
或许是因为那无数的长长的镜头,或许是因为那每一帧都美如壁纸的画面,或许只是因为他们在简简单单的土地上、简简单单的日子里萌生爱意,唯一需要跨过的困苦只是父亲被打为“右派”需要母亲等待的四年。
而且这件事情甚至只用孙红雷的一句话和母亲的一个背影就一带而过,轻微地像是我们可以忽略而过。
更多的伤痛只是单纯的四十年后父亲猝然去世,母亲哭泣不已,甚至叙述者作为儿子也没有流下什么眼泪,而且我们会觉得母亲爱父亲甚于爱儿子。我的父亲和母亲之间的感情如此坚贞,如此信任——太匮乏了,现代人太匮乏了。
看这部影片,明明觉得简单不已,细想起来却能说上很多细节。
每一次父母亲遇见,张艺谋都惯用环绕式镜头,营造出我眼里只有你的氛围,母亲甩起马尾辫,父亲绽放灿烂的笑容,羊群被赶到羊圈,夕阳与周遭的景色交融,都是长镜头。
每一次给父亲送饭,都要用引人注目的青花瓷碗,而且每天都换着花样,乃至于父亲突然离开,母亲为了抄近路送他前一天说过的爱吃的饺子,把碗摔破在山坡上不说,载着父亲的马车还越来越远,母亲便坐在地上抹起了眼泪,实在令人心疼。
每一次“我”的姥姥都会暗暗心疼自己的女儿,无论是知道母亲爱慕父亲的心思,想劝她放弃,因为“不是一路人”,但最后又把母亲摔碎的碗补好,因为“这碗是先生用过的,它摔碎了,我闺女的心也没了,得给她留个念想”,还是当母亲在父亲约定回来的日子在寒冬里站了一天,患了风寒还要顶着风雪上县城找父亲被她喝止,最后又对其他人说,“谁上城里给先生送个信,回来一下给我闺女留个念想也是好的”,姥姥心疼女儿的爱,深沉得很。
还有就是每一次为了接近父亲,母亲耍的小心思。挑水换成去能看见先生但路远的前井打,算到父亲来自己家吃饭一大早起来准备,故意在父亲送孩子回家的半路上假装偶遇……
回忆的色调如此明丽:
母亲第一次见到父亲,一见钟情笑得如此开心,而后立马回到家换上红色的新棉袄。
母亲站在家门口穿着父亲最爱的红棉袄笑脸相迎不仅镌刻在父亲脑海中,也仿佛给我们带来了生命中的一道光。
母亲摔破了碗坐在山谷上无助地哭,就像我们小时候堆砌的积木轰然倒塌。
母亲为了寻找父亲送给她的发卡,连续三天早起跑遍了整个山谷,最后在家门口拾到,那一瞬间随着突然响起来的背景音乐一块升腾起的是我的莫名的感受。
母亲专注织布,从村里新学校建成,房梁需要一块村里最美丽姑娘织的红布,到四十多年过去母亲想为在天堂的父亲外织一块布。
母亲站在村口的马路上静静等待着父亲的归来,奔跑在这条与父亲结缘的马路。
……
这部影片朴实无华的,可以让人轻易地睡着。但如果你看到最后,年迈的母亲跨过熟悉的桥头,走过熟悉的路,来到平素里父亲教书的房子前听到孩子们朗朗书声,你也会为之动容。